2018年终盘点:这一年,打造双创升级版

发表于:2018-12-26 浏览人数:

    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国创新创业环境不断优化、各类群体创新创业活力有效激发,新旧动能加速转换,推动经济不断向高质量发展。

  以众创空间为代表的各类新型孵化器竞相涌现,与既有孵化器一起形成了棋布全国、服务覆盖全创业生命周期、独具中国特色的科技创业孵化体系。打造升级版成为2018年中国双创的关键词。

      1、返乡下乡创业助力乡村振兴

  2018年1月1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扩大“证照分离”改革试点事项,探索形成可复制经验,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确定进一步支持返乡下乡创业的措施,激活农村资源要素促进乡村振兴。会议指出,进一步支持农民工、高校毕业生和退役士兵等各类人员返乡下乡创业,促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更多人才、技术、资本等资源要素向农村汇聚,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开辟就业新渠道、培育“三农”发展新动能。

  会议确定,推出五大新举措支持返乡下乡创业:一是加大政策支持。返乡下乡创业人员可在创业地享受与当地劳动者同等的创业扶持政策。将首次创业、正常经营1年以上的返乡创业农民工纳入一次性创业补贴支持范围。二是强化融资服务和场地扶持。完善创业担保政策,将“政府+银行+保险”融资模式推广到返乡下乡创业企业。三是加强培训服务。实施返乡下乡创业培训专项行动,使有意愿的创业者都能接受一次主要由中央和省级财政补贴的创业培训。四是实施引才回乡工程,激励和吸引专家学者、技能人才等回乡服务。鼓励工商资本参与扶持返乡下乡创业。五是建立创业风险防范机制,鼓励开发相关保险产品,按规定将返乡下乡创业人员纳入就业援助、社会保险和救助体系。

  2、探索“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新机制

  2018年,上海在杨浦国家双创示范基地推出一系列新举措,探索建立“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新机制,降低双创的成本和风险。

  上海杨浦将为符合条件的成长型科技企业提供“双创保障性功能载体”。此项新制度,针对不同类型的双创企业,提供低成本、全要素、分类引导的创新创业保障性载体供给,重点聚焦现代设计、科技金融、文化创意、体育健康等智力密集型现代服务业和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新材料、新一代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上海市杨浦区委书记李跃旗表示,建立“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新机制,是推进双创向纵深发展的关键一步。在探索过程中,首先建立了符合双创特点的市场化评估体系,在“鼓励与宽容”之间寻找支持双创健康和有效发展的平衡点。凡申请入驻双创保障性功能载体的企业,需经过产业领域认定、企业服务单位初审和产业政策联审会议审议等流程,入驻企业的租金价格按照认定类别享受同片区同档次同类用房市场评估价格的30%至70%……

  3、长三角双创示范基地协同创新

  2018年4月21日,“长三角双创示范基地联盟”在上海成立,旨在进一步加强长三角区域双创示范基地的协同创新效应,协同打造双创升级版。联盟将进一步发挥区域、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三类双创示范基地的不同资源优势,开展合作交流,共建“内聚外合”的开放性创新网络。

  “长三角双创示范基地联盟”作为平台,将协调推动长三角各示范基地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科技项目联合申报、科技人才联合培养、科技创新企业联合培育、创新创业生态营造等领域的全面深化合作,探索建设跨地区、跨行业的创新资源共享平台。同时,将整合各示范基地丰富的线上线下资源,运用市场化力量和大数据手段,编制“长三角双创生态地图”,为各类双创主体提供服务,并鼓励设立创业服务、创业投资、人才交流、产业合作等专业领域的“子联盟”,为双创生态中的各主体提供支持。

  4、“创交会”上院士组团秀成果

  2018年6月22日, 主题为“双创新动能,引领新跨越”的2018中国创新创业成果交易会(以下简称创交会)在广州开幕,20个创新创业专区、1000多项成果项目,200多名国内外知名科学家、企业家、风投创投嘉宾,带来一场创新创业的全行业“饕餮盛宴”。

  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个成果项目,涵盖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和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在参会的项目中,由广东院士联合会组织的院士团队集体亮相,成为创交会的一大亮点。18个院士团队组团参展,共展出了20多项有明确产业化前景、有明确产业化资源需求的重大科技成果的实物及模型,引起了不少企业和投资机构的浓厚兴趣。

  展览分技术创新品牌馆和创新创业专题馆两个展馆,共设置人工智能展区、新一代信息技术展区、军民融合展区、院士成果专展、九三学社社员成果专展、粤港澳大湾区专展等20个展区。同期举办30场(次)专项活动,包括未来科技峰会、移动互联网开发创意大赛全球总决赛、粤港澳大湾区科技金融论坛等。

  据不完全统计,为期3天的2018创交会,共吸引近6万名观众入场,超过50多个合作项目落地,合同金额超过1亿元。

  5、“海创周”定位双创国际坐标

  遥感精度超过卫星的无人机、会弹音乐的“水风琴”、金属3D打印机……2018年6月28日—7月1日,在大连举办的2018海外学子创业周(以下简称海创周)上,公众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黑科技产品带来的梦幻体验。

  本届海创周的最大亮点是,2018年“创响中国”活动首次加盟海创周,同时更突出国际化。围绕大连高新区主导产业,举办为期3天的海创周项目路演,共有282个项目参加现场路演,包括海归创业项目路演,美国硅谷、英国伦敦、加拿大温哥华等海外项目专场路演,科技企业投融资常态化路演等29场路演。这些海外优秀项目与国内大企业、孵化器及投资机构开展对接合作,极大提升了海创周的国际品牌价值和影响力。

  作为国家级引智平台,中国海外学子创业周已从双创孵化,升级为国家人才政策深入传导、海外学子归国创业、中国与全球创新技术即时对接、创新创业创投资源多维合作的风向标,站在中国重塑双创新生态的潮头。18年来,通过海创周这一平台,引进了5000多名海外学子回国创业,创办企业3800多家,创造产值7300多亿元。

  6、创业孵化全面发力

  1987年,武汉东湖之畔诞生了我国首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如今,在双创大潮推动下,孵化器这一科技创业者的庇护“小伞”与创业者携手同行,逐步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市场化机制。

  2018年6月29日,由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和科技部火炬中心共同研发的《中国创业孵化发展报告2018》发布。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孵化器量质齐升,创业孵化全面发力,全国科技企业孵化器总数已达4069家,较2016年增长24.8%,孵化器数量最多的前5个地区分别为粤苏鲁浙沪。在孵科技型中小企业17.5万家,累计毕业企业11.1万家,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1万家。

  报告显示,2017年全国孵化器累计帮助4万家企业获得1940亿元的风险投资;之后上市和挂牌企业达到2777家,占创业板上市企业的七分之一。其中,3年前伴随双创兴起而迅速升温的众创空间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众创空间已达5739家,提供工位数超过105万个。

  以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企业加速器为代表的各类创新创业孵化载体,形成了接递有序、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创业孵化载体数量和规模跃居世界第一。该报告已被正式纳入“国家创新调查制度系列报告”。

  7、双创向高质量发展

  经过几年努力,创新创业实现了从局部到整体、从现象到机制的跨越,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双创升级,在2018年被频频提及。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要打造双创升级版。

  2018年9月6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强调,打造双创升级版,要突出重点,拓展两大空间:一是工业互联网,二是“互联网+公共服务”。

  9月26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打造双创升级版,进一步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大幅降低创新创业成本,提升创业带动就业能力,增强科技创新引领作用,提升支撑平台服务能力,推动形成线上线下结合、产学研用协同、大中小企业融合的创新创业格局。为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实现更充分就业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意见》提出了打造双创升级版的8个方面政策措施,力促32条政策措施条条落地、件件见效。一是着力促进创新创业环境升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二是加快推动创新创业发展动力升级,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完善创新创业产品和服务政府采购等政策措施。三是持续推进创业带动就业能力升级,鼓励和支持科研人员积极投身科技创业,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培训。四是深入推动科技创新支撑能力升级,增强创新型企业引领带动作用,推动高校科研院所创新创业深度融合,健全科技成果转化的体制机制。五是大力促进创新创业平台服务升级,提升孵化机构和众创空间服务水平,搭建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平台。六是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金融服务,引导金融机构有效服务创新创业融资需求,完善创新创业差异化金融支持政策。七是加快构筑创新创业发展高地,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八是切实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

  8、全国双创周主会场首次落户西部

  2018年10月9日—15日,主题为“高水平双创,高质量发展”的2018年全国双创活动周在成都主会场、北京分会场以及全国各地分会场同步开展。重点体现双创水平、打造双创升级版的主旨,综合展示一年来全国上下创新创业所取得的最新进展、最新成就和最新突破。

  今年双创活动周主要有3个特点:进一步拓展活动范围,海外活动周场次将增加到100多场,并建设线上活动周平台;进一步打造创新创业者交流分享平台;进一步推动全民参与。

  此前3年双创活动周的主会场分别设在北京、深圳、上海,均位于东部地区。今年首次将主会场设在西部地区。在成都主会场,主题展示、创新创业平台建设推进会、创业乐天府、黑科技每日秀等重点活动次第展开,别开生面地展示出全国各地尤其是四川推动高水平双创的成就,也立体化呈现了双创理念和文化,让观众切身感受双创带来的巨大变化。

  在北京分会场,300余家参展单位展出600余项创新项目,全面展示北京在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升级、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最新成果和显著成效。中关村科技园管委会处长徐剑介绍,北京的综合创新水平居全国首位,高水平双创成绩斐然。目前平均每天新注册科技企业达200家。

  9、为扩大就业提供重要支撑

  2018年10月1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2017年中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我国稳定和扩大就业提供了重要支撑。初步统计显示,新动能对新增就业的贡献率达到70%左右。

  与2017年相比,2018年双创形势呈现新变化,即创新创业迈向高质量发展。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的大背景下,我国创新创业更加活跃。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全国新登记企业607.4万户,比上年增长9.9%,日均新设1.66万户,比上年增加0.15万户。目前,全国布局建设的双创示范基地共有120家,创新创业支撑平台已实现全覆盖。

  我国新登记企业的活跃度和竞争力持续提升,群体创业更趋理性,创业投资持续活跃。同时,创新创业支持政策的普惠性和实效性日益改善,有力促进了经济新旧动能转换。

  为了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迈上新水平,《报告》建议要进一步推动创新引领发展、优化营商环境、加大金融创新力度、创新完善人才发展政策、构建高效服务体系和深化开放创新合作。

  10、中国双创主体总量首超1亿户

  2018年12月12日,第四届中国创客领袖大会期间发布《2018双创白皮书》。根据白皮书统计,2018年,我国市场主体总量首次超过1亿户。120家国家双创示范基地、5500多家众创空间、4000多家科技企业孵化器、3500多家创业投资机构蓬勃发展,助力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二大创业市场。

  4年来,全国孵化器面积达到1.18亿平方米,在孵企业17万家;1200万平方米的众创空间,每年服务41万创业团队和初创企业,众创空间成为促进双创发展的新高地,中国正在成长为世界上最大的众创空间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上半年,中国创投市场共发生投资2154起,同比下降13.8%;天使轮投资全年整体处于下降状态。募资难问题凸显,融资轮次逐年后移,但优质机构仍能获得大额融资。

  2018年,中国拥有优质企业83家,仅次于美国,占比34.3%。电子商务、教育科技、金融科技排名前三。

来源:科技日报